汕尾日报讯(记者 林敏 通讯员 黄小斯 文/图)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实践团“希冀队”深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开展“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活动,通过多形式宣传,将国家助学政策精准送达渔村家庭,为乡村学子搭建通往校园的圆梦桥梁。
图为“希冀队”队员向群众宣传政策。
在为期5天的实地走访中,实践团成员们带着宣传手册开展“敲门行动”,逐户讲解政策,耐心解答疑问。在遮浪街道党政办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相继走访了5个村,在当地村务栏悬挂横幅、投放资料,构建基层宣传网络。
此外,实践团在水龟寮村市场设立定点咨询站,现场解答求学资助难题,并发放手册500余份,吸引村民自发参与宣传。除了线下活动,实践团成员还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线上平台,制作短视频和推文进行多维度传播,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知晓了此次资助政策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政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为进一步深化宣传效果,实践团还在水龟寮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专题宣讲会。主讲教师以 “资助政策进渔村,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为主题,详细讲解助学贷款“政府贴息、还款灵活”的优势,以及奖学金对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的双重激励作用。现场家长认真翻阅手册,详细了解这些惠民政策。据统计,活动累计覆盖800余户家庭,精准对接30多个潜在受助家庭。一名曾担忧学费的村民感慨道:“原来国家有这么多帮扶政策,孩子读大学有希望了!”
红海湾开发区基层干部表示,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子的下沉宣传和新媒体传播填补了政策普及的“盲区”,让更多渔村家庭了解到国家资助政策,为促进教育公平办了实事,这不仅是践行省教育厅“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的生动实践,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服务乡村、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